中新网西宁9月27日电 题:青海“柴达木粮仓”都兰实现农业丰收 农民增收
作者 孙睿 龚保太
金九银十,又是一年丰收季,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处处好“丰”景。
图为无人机航拍都兰县麦田。 都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都兰素有“柴达木粮仓”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造就了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和草原畜牧业,给青稞、豌豆、马铃薯、枸杞、藜麦等作物和优质牧草的生长创造了绝佳环境。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都兰完成一产增加值0.697亿元、同比增长6.8%,位列青海省海西州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17元,同比增长8.5%。
图为收割机在田间作业。 都兰县委宣传部 供图
今年,都兰县农作物种植面积为50.8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4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6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0.88万亩,枸杞种植面积20.04万亩;其他作物种植面积1.92万亩,今年预计粮食作物产量达6.4万吨,油料作物产量达0.85万吨。
据介绍,都兰县今年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已恢复耕地“非粮化”面积3463.71亩,恢复整治未耕地789.89亩。同时积极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目前,已完成4万亩的耕整地、播种、植保环节工作并通过环节验收,正在进行秋收、秋翻环节作业及验收工作。
图为无人机航拍藜麦种植地。都兰县委宣传部 供图
都兰县以“枸杞、藜麦、青稞、牦牛、藏羊”五大特色产业为支撑主体,形成综合产值达20亿元的现代化绿色有机农牧产业发展体系,依托全县4500万亩优质的天然牧场,建强百万只藏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十万头牦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做大牦牛藏羊产业,完成849万亩有机认证,建立25个可追溯点,认证绿色有机枸杞16.7万亩。
同时,都兰县依托海西“神奇柴达木”区域公用品牌,优化提升“都兰优品”品牌优势,推出涵盖“枸杞、青稞、藜麦、牦牛、藏”等5类62种五大特色产品,先后培育诺木洪等15个枸杞产品品牌及藜麦品牌和东昆仑牦牛藏羊品牌。2022年依托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都兰县成为全省唯一获得欧盟有机认证和中国有机认证“双认证”的地区。
都兰县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县域内宗加镇艾斯力金村、巴隆乡托托村等5个乡镇17个村集餐饮、停车住宿、车辆维修及民族特色工艺品推广、红色驿站服务于一体的“109国道综合服务区”,通过“服务区+”模式发展“路衍经济”。截至目前,巴隆乡109国道经济服务区共收益137.8万元,察汗乌苏镇上滩东村综合服务区共收益10万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都兰县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藜麦青稞产业园为承载主体,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模式,从土地流转、用工投入、农资投入、风险保障等方面精准分析,构建“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全产业链,引导经营主体及农户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务工等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持续拓宽增收渠道。目前,通过技术培训、订单生产、务工就业等模式,加大新型主体培育力度,已培育企业36家,专业合作社69家、家庭农场15个。依托产业园每年吸纳全国19个省23个民族近6万人到产业园采摘枸杞,吸收农牧民群众入园就业,为群众增加工资性收入,以就业带动促进群众致富增收,人均年增加采摘劳务收入达1万元以上。从用工需求、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蓄力聚能,优化延伸枸杞产业劳务输出品牌,持续扩大劳务经济规模,带动农牧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促进枸杞产业和劳务输出双促进、双提升,全力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目前,累计使用省内外劳动力2.75万人次,已实现劳务收入7593万元。(完)
中新网盐城9月27日电(顾名筛 姜飞 陈浩浩)“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一年吃蟹时。在产蟹大省江苏,螃蟹有多少种吃法?27日,来自江苏八大名湖的大厨们共同参加在盐城大纵湖举办的首届江苏省“东晋水城”杯八大名湖大闸蟹邀请赛,以各地螃蟹为材料,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百蟹宴”。
以江苏各地螃蟹为材料烹制的螃蟹美食荟萃一堂。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供图
江苏湖泊众多,水网纵横,是中国重要的河蟹产地。好湖好水出好蟹,盐城大纵湖、苏州阳澄湖、南京固城湖、扬州高邮湖、淮安洪泽湖等湖泊,都盛产独具特色的大闸蟹。如盐城大纵湖的清水大闸蟹,个体硕大,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肉味甜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成功获批出口资质。至目前,大纵湖大闸蟹生态健康养殖面积已达20.78万亩,年产量超2万吨,产值达20多亿元。
现场烹制的螃蟹美食。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供图
为展示名湖美食文化,增进各地大闸蟹烹饪技艺的交流,由江苏省财贸轻纺工会、江苏省烹饪协会指导,盐城市烹饪行业协会、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共同主办的“东晋水城”杯首届江苏名湖大闸蟹美食邀请赛,邀请全省八大名湖景区相关知名餐饮企业负责人、大闸蟹烹饪大师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共同切磋美食技艺。
现场烹制的螃蟹美食。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供图
比赛分团体赛和个人赛。来自大纵湖、阳澄湖、固城湖等湖区的大厨,携带当地的大闸蟹参赛,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心烹制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螃蟹美食。苏州的“芙蓉蟹糊”、泰州的“蟹汁青柠小牛肉”、扬州的“虾蟹狮子头”、宿迁的“水晶蟹肉冻”、盐城的“蟹汁捞鱼脸”等菜肴琳琅满目。评委经过综合评判,最终评出“最佳口感奖”10名、“菜肴创新奖”10名、“特金奖”36名。苏州市烹饪协会、盐城大纵湖东晋水城酒店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获组织奖。活动现场,盐城市烹饪行业协会还发布了“盐城特色湖鲜名菜”。
评委们进行现场评判。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供图
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理办公室主任冯林宏在致辞时说,以蟹为“媒”举办全省八大名湖大闸蟹美食邀请赛,旨在搭建比拼厨艺绝活、打造精品佳肴、展示名湖美食文化、彰显水乡风采的舞台,通过各地特色大闸蟹美食展示与技术交流,让大闸蟹成为一道道美食、成为一缕缕风景,让人们舌尖上的味蕾尽情绽放。
评委对参赛美食进行打分。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供图
“八大名湖的大厨运用精湛的厨艺,以‘蟹’为题,烹饪出一道道令人垂诞的美味,极大丰富了大闸蟹的菜品种类,有力开拓了湖鲜美食文化视野,达到了以蟹为媒、以食结缘,以蟹兴业、共谋发展的目的。”盐城市盐都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吕杨说。
颁奖仪式。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供图
江苏省总工会财贸轻纺工会副主任苗剑东表示,希望全省八大名湖以首届江苏名湖大闸蟹美食邀请赛为新的起点,加快推进绿色湖鲜生态食材的烹饪应用,共同推动大闸蟹饮食文化的传播,扎实有效地举办美食促进消费系列活动,扩大旅游景区社会影响力,着力提振群众消费信心,为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发挥餐饮业的积极作用。
另据了解,活动同期举办了江苏名湖美食高端论坛,来自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大学的有关专家紧紧围绕江苏名湖景区餐饮的发展和推广宣传等进行深入研讨,为促进江苏名湖景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餐饮新品开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