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常州9月27日电 (记者 唐娟 朱晓颖 张传明)西起南京枢纽,贯穿整个苏南沿江地区,东出苏州太仓,连通上海枢纽,正线长278.5公里的沪宁沿江高铁将于9月28日正式通车。
沪宁沿江高铁线路图。国铁集团供图
9月27日下午,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常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介绍沪宁沿江高铁的建设情况。沪宁沿江高铁于2018年10月8日开工建设,经过近五年的建设,目前已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沪宁沿江高铁是上海至南京间的第二条城际高速铁路,全线共设8座车站,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其中南京南、张家港、常熟、太仓站为既有车站,句容、金坛、武进、江阴站为新建车站。随着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江苏铁路总里程也突破了45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过2500公里,高铁覆盖率超过233公里/万平方公里,开通高铁客运业务的车站增加到73座,密度为6.8座/万平方公里。江苏高铁网在线、站两个方面的重要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
由中交三航局建设成型的沪宁沿江高铁常熟段。史瑞新摄
据悉,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安排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10对,其中,南京南至上海虹桥5对;南京南至上海1对;南京南至太仓3对;芜湖至上海1对,南京南至张家港、常熟、太仓站间铁路出行最短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35分钟、2小时46分钟、3小时07分钟,压缩至1小时06分钟、1小时10分钟、1小时35分钟。四季度调图后,将根据客流需求进一步优化完善列车开行方案。
航拍太仓太浏快速路与沪苏通铁路、沪宁沿江高铁,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框架初现。曹俊松摄
沪宁沿江高铁是纳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一条重要线路,也是联通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群的一条干线铁路。在江苏省内它与沪宁城际呈交叉衔接,与京沪高铁江苏段沟通互补,在长江南岸形成“沪宁六线高铁大通道”,对于有效缓解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运力紧张局面,进一步提高沪宁之间高铁调度运行的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沪宁沿江高铁还为7条规划铁路预留了接入条件,加之借助已经建成的4座和正在建设的3座铁路过江通道、正在建设的北沿江高铁,以及沪宁、宁启普速铁路等,“轨道上的扬子江城市群”已然呈现。(完)
中新网成都9月27日电 (记者 刘忠俊)9月27日,成都重庆双核联动联建会议第二次会议上,成都轨道集团与重庆轨道集团正式签署《协同推动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下称:《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开展产业协同、科技创新、资源经营、人才培训、资本合作等多领域、多业态合作,携手共建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全自动驾驶时速140公里至160公里的新型轨道列车。(资料图)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据了解,该《合作协议》是两地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签订的首个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工作专班,围绕“链主聚链属”发展模式,联合两地具备技术创新研发、关键部件生产制造、配套供应链体系等企业,在泛轨道交通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绿色城轨、智能运维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同时,在车辆大修、通信信号、牵引、制动、供电等轨道交通专业领域,以及人防设备、电(扶)梯等轨道交通特种设备领域形成区域产业协同,避免同类产业重复投资,逐步实现市场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化布局、能力差异化互补。以泛轨道交通高能级产业项目为载体,通过合资合作、交叉持股等多种方式,招引和培育泛轨道交通产业“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推动轨道交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将携手两地科研院所及产业头部企业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发力,加快推动跨坐式单轨、CBTC列控系统互联互通、融合供电技术、进口牵引系统改造及检修技术等轨道交通关键设备、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通过共同建设先进技术应用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共同孵化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此外,双方还将深度开展轨道交通专业化人才培养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培”深度融合的城轨人才职业培养体系,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轨道交通行业一流的产教融合示范高地,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未来,成都轨道集团与重庆轨道集团还将积极探索联合招商、协同经营等合作模式,积极构建“十大消费场景”,将轨道“人流”转换为空间“商流”,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让市民乘客的通勤路、出行路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完)